您当前位置 : 首页  心理健康

人际压力下的i人们

2024-06-04   来源:学生处   点击:10

也许很多人都被家里的长辈这样问过:“你这么内向不行的啊/你要再活泼些就好了/怎么大人来了也不多打打招呼呢?”

似乎每次遇到家庭社交场合,长辈们都会更喜欢外向活泼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人”。那些“会来事”的活泼孩子总是站在聚光灯的中心,相反,那些内向孩子总是被评价“上不了台面“,就好像在舞台昏暗的幕后永远只能远远注视着别人。

等到升入大学、进入一个更大的社交圈,这种“社交”、“性格”问题还是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们。同时,内向的i人在社交问题上似乎也有着更多的压力。真的是这样吗?这个事情只能如此看待吗?

天生i人,社交压力从何而来?

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五个维度因素组成:外倾性、尽责性、开放性、宜人性、神经质。而其中,我们所说的“i人”“e人”就与外倾性这个维度有关,e人指的是外倾性水平高的人,也是就是更外向一些;而i人则相反,外倾性水平较低,也就是内倾性水平高、更内向一些。一个更外倾的人可能更爱冒险;一个内倾的人则可能不太喜欢寻求刺激,而更喜欢独立做事。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i人通常会习惯将情感内化,也就是即使内心已经波涛汹涌,也不怎么表露出来。此外,他们更倾向于寻求私人交流,以及在社交中有所保留,与他人相处时较为含蓄和谨慎;而e人在社交中会表现得更热情有活力,并喜欢群体一起活动。

除此之外,i人和e人面对社交时的感受和态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相同的社交情境下,i人会比e人感受到更多的社交压力。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这是由于i人和e人在大脑的唤醒水平天生就存在差异。唤醒水平可以理解为我们大脑的电源开关,这个开关控制着我们精力的多少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假设这个开关的强度从0到10不等,数字越大代表着我们精力越旺盛、注意力越集中。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外向的人的大脑皮层的基础唤醒水平要比内向的人低。对e人来说,可能他们唤醒水平的默认强度只有2-3的水平,所以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和外界互动来让唤醒水平升高一些,假设需要升高到8左右,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但对i人来说,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内部按钮的默认水平可能就已经达到8了,这种情况下过度和外界打交道反而会让自己吃不消,于是他们更偏爱独处,慢慢让体内噪声安静下来。

也就是说,内向的人仅需要一点社交行为就能达到外向的人通过大量社交产生的刺激效果。所以在对社交强度的选择上,内向的人会和外向的人有些差异。

因此,对于e人来说,社交是补剂;而对i人来说,可能就变成压力了。

不过,这种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本就内向、不擅长社交的人也不是完全排除社交,完全社恐的人格可能并不存在。在一些场合下,i人也能从社交中获得快乐。心理学家 Kuijpers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当某些情境激发出i人们“超常发挥”的潜能——超出自己平常水平的表达量和表达欲,就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交的快乐。例如,作为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i人,你突然跟朋友畅快淋漓地吐槽了一次领导同事,或者兴奋地分享了最近挖掘的好剧好电影,你的表达仿佛倾尽毕生所言,话筒给到了你这里,那么你会是非常快乐和满足的。

相反,在一个社交场合里,作为i人的你非但没怎么表达自我,反而表现得比平时更内向、社恐、插不上话,那么这个体验只能让i人产生自我怀疑。

 

 

所以这样看起来,i人并不完全排斥社交,相对来说,一对一的深度交流、不淹没个体的社交对i人来说才是舒适的,只是这样的表达一看场合、二看心情,非常随缘啦。

如长辈所说,内向孩子真的不讨喜吗?

在我们生活中,可能时不时会听到长辈评价一个晚辈“会来事”——似乎“会来事”的人更受欢迎。

但内向的人真的没有吸引力吗?

心理学顶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一篇研究结果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实验发现,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让他们在社交中选择一个朋友,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内向一点的朋友。

心理学家 Cropanzano 认为,很多时候,人们在参与人际关系时会考虑到社会交换,而这里的社会交换指在一段关系的不同方面相互履行义务, 包括交换物质、社会情感支持和人际尊重。

比如当我们和一个人能互相理解,所以成为了朋友,那我们可能是互相交换了感情;我们彼此支持,那我们可能在交换尊重;再俗一点,我们因为工作利益成为了朋友,那就是在交换物质,这种类似的交换还有很多很多......总的来说,我们大概率不会和一个既不尊重自己、又没有利益联结、彼此还互相不理解的人成为朋友。

然而,履行这些义务也会消耗一些资源(如金钱、时间和精力)。但这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的朋友越多, 在建立和维持一份优质友谊方面所能投入的平均资源可能就越少。

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在面对外向的朋友时,会假设自己不是ta的唯一选择一一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e人朋友可能今天装着这位朋友,明天又和那位朋友玩的很嗨,他们能分到自己这里的“资源”就比较少了。他们会是放松的好伙伴,但当真的emo时,大多数人选择的倾诉对象往往是i人,因为e人朋友的日程很可能不在自己这里。而和内向的朋友在一起时,i人朋友带给我的“资源”更多,因此两个人相互的交流往往能够达到很高的质量——这种“被看见”的需求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此外,其实每个人交朋友的需求都比较类似。心理学家Walster发现,首先,人们会更喜欢有能力满足自己社会和情感支持需求的人;其次,人们会更喜欢那种能体现自己独特性的关系。从友谊的角度上说,成为朋友本身就是为了得到关注和尊重, 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如果自己和朋友数量少一点的人称为朋友, 那自己的需求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从这点来说,内向的人不仅不会被排斥,反而容易和大家称为朋友。所以如果你性格内向,这说不定是你交往中的优势,因为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每一个朋友身上。

i人也有自己的快乐指南

虽然我们前面从观念上说了很多内向独有的优势,但作为i人,很多朋友可能还是会想让自己在社交中舒服一些。其实,减轻社交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i朋友可以尝试以下三种小tips,或许能够有所帮助。

//接纳本身就是“特效药”

其实无论是社交还是独处、是i还是e,永远地接纳自己,展示真实的自己,你就会更快乐。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 Erica R. Bailey 和Sandra Matz 两位教授发现,那些朋友圈里以更真实、而非自我理想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其实对自己的生活更为满意。

在他们的实验中,人们被分为两组:A组根据自己真实的人格特征发布自己真实的信息;B组以受欢迎的但可能与自己真实人格并不相符的“人设”发布人们喜欢的信息,以便让人们觉得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不错。一周后,两个小组互换角色。

结果令人惊讶地发现:在以真实的方式发布信息时,参与者报告的积极情绪水平明显高于他们以取悦他人的方式发布信息时的水平。也就是,说i人强装e是不会快乐,只有做自己最快乐。

当你一个人吃晚饭,就分享一个人的天空;当你和一群朋友在一起逛街,就分享一群人真实的切片。毕竟一个人的天空也有晚霞,一群人的热闹也有喧哗。

//勇于创造适合自己的私聊空间

如我们上述所说,i人享受到社交快乐的方法就是:他们“发挥出”超出自己原有水平的表达量和表达欲。对于i人来说,一对一的私密聊天会更适合创造一个表达的环境,让自己获得加倍快乐。

所以作为i人,当你突然有表达欲的时候,千万不要放过这样的机会,找一个你最想聊天的朋友开启对话吧。可能对大多数i人来说这个问题比较艰巨,但在有这样的冲动之前不妨设想两个问题:“每当e人朋友找你倾诉是你什么感觉?”、“你们双方聊天的结果最终愉快吗?”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答复,那么说明你要克服的仅是开口这件事,因为一旦张口,你就能安全着陆啦。

//锁定聊天的方向,找到舒适区

心理学家Billet等人探访了1000多名被试,总结出人们在深入了解对方时最关注的方面,分别是:

1. 自我保护动机,即这个人呈现出的自我保护和防御意图,比如Ta的底线是什么,Ta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2. 避免疾病,即这个人对卫生程度的看重;

3. 归属意愿,即合不合群;

4. 地位,即社会地位;

5. 寻求配偶,即找另一半的动机,Ta在亲密关系里会比较看重什么;

6. 配偶保留动机,即这个人对自己的对象(即使没有)能有多好,是不是一个可信赖的人;

7. 亲属关怀,即对家人有多关心,这也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可靠。

这些信息也包含了一个人品质方面的信息,比如可信度、热情、可靠程度等。

其中,心理学家Billet发现,有两个信息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亲属关怀动机和伴侣保留动机。即一个人对家人的关心程度和对自己伴侣的关心程度。因为这两种动机能够高度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水平。这也是社交互动中,大家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比较重要因素。

所以,当我们在社交中实在不知道怎么聊天时,可以锁定以上方向来展开话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了解以上七个方面的信息还能帮助我们快速触及一个人的核心特质,从而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的信号。

最后,祝所有i人朋友都能享受社交!

摘自:京师心理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