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心理健康  成长与分享

香港大学生就业主要靠自己(香港就业扫描)

2013-06-03   来源:安徽三联学院   点击:5925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落实就业政策、营造公平环境、提供帮扶援助、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难题。

  在香港,大学生怎样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就业?政府、社会、个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担负什么职能?

  今天开始,本版刊发系列报道,介绍香港就业方面的理念、做法、经验,以飨读者。

  ——编者

  【核心阅读】

  香港大学生就业,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直接提供工作机会则甚少。

  香港各大学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就业的机构,即就业辅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市场信息等。

  从大一开始,香港大学生就明确职业定位,一边学习功课,一边做好求职准备。

  又到了一年大学生毕业的季节,约2万名香港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正式加入求职的行列。

  在内地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当下,一水之隔的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毕业生如何安排前程?香港也有大学生就业难吗?

  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的周子乐刚刚拿到香港一家银行管理培训生的入职通知,这也是他毕业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机会。他说,求职以来自己投递了数不清的简历,历经两轮笔试、三轮面试才得到这次工作机会。

  被问到毕业生是否感到就业难,周子乐说,在整体经济稳定的情况下,香港今年就业环境虽然没有内地严峻,但找到好工作也并不容易。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香港最新的失业率是3.5%,但随着新一批毕业生加入劳工市场,失业率面临上升压力。

  周子乐解释,香港的大学生就业难未必是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一方面是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影响,企业对“新鲜人”投放的名额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香港求职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香港的大学生面临全球化竞争。

  周子乐介绍,二者相比,后者的挑战更大。在他应聘的过程中,竞争者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归港的海外毕业生,这些有本身来自香港的,也有来自内地或其他地区的。

  “看不到竞争对手,却又是高手如云”,周子乐说,这是在香港找工作的实际情况。他举例说有一次参加面试,10名面试者中有6个都是海外留学归来者,这些人英语流利、更具国际视野,本地毕业生反而是处境尴尬。

  据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香港每年有2万多名毕业生从本地大学毕业。以去年为例,本地大学毕业的21628人中包括17136名本科生、2657名研究生,以及1835名副学士(相当于内地大专)。

  及早确立职业定位

  面对全球化竞争,香港大学生如何应对?香港城市大学毕业、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不足一年的韩涵表示,及早的职业定位是香港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做法。

  韩涵介绍,通常来说,香港大学生在入大学之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都有清晰的目标。

  以她个人为例,因为有意从事新闻工作,她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参加学生报的工作,力求学以致用。她也曾经担任了大学学生报一年的编辑工作,其间除了关注校园新闻,还做过关于新移民、古建筑保育等社会议题,与现在从事的工作相关。

  韩涵说,明确职业定位之后,做求职准备和应对挑战就可以有的放矢。她表示,香港大学生主要通过课余时间兼职、寒暑假实习等形式来完成求职准备。

  各大学也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习或短期工作。比如,香港理工大学要求学生就读期间必须有一次去外地实习或进修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每年都组织寰宇暑期实习计划,让约300名学生可到内地和海外的城市进行全职实习。香港的青年机构还推出香港大学生暑期内地实习计划,组织1000名香港大学生前往内地各省市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1个月的实习。

  韩涵在大二暑假的时候曾经在香港一家本地报社实习3个月。韩涵说,实习期间与一线的记者一起工作,亲身见识了报社的真实工作环境和状态,对于明确职业目标,迎接职场国际化挑战大有裨益。

  政府很少直接提供岗位

  现任一家投资银行研究部分析师的彭文雯属于职场的佼佼者,香港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入了国际投资银行。顶着亮丽的光环,彭文雯说,自己最终能进入投资银行工作,与学校的专业培训和帮助密不可分。

  彭文雯说,求职期间,简历的格式、内容、装订都受到大学就业辅导中心专业老师的指导。笔试和面试期间,也受到过学校聘请的资深人力资源顾问的演练。

  彭文雯介绍,香港各大学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就业的机构,即就业辅导中心。大学就业辅导中心是一个集咨询、心理辅导、人才市场、就业教育为一体的就业机构。学生毕业前,都要经过职前培训、暑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经过“包装”走向职场。

  就业辅导中心不时举办招聘讲座,请知名企业来校园招聘和职前教育。彭文雯说,自己求职期间就参加过很多的招聘讲座,了解到企业招聘时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

  就业辅导中心还有一个香港各高校网上联校求职系统,及时发布第一手的就业招聘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随时与适合的雇主取得联络。

  特区政府也积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大学生就业,如香港法例保障大学生求职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受到歧视。

  劳工处就业科还专门设置了教育就业辅导组、统筹招聘组、择业辅导组等机构,免费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提供协助,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实质性的指导。

  不过,彭文雯说,在“大市场、小政府”的香港,实现就业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个人和学校。政府主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而直接提供工作机会则甚少。

  彭文雯说,大学生适应市场的职前准备和学校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这两大因素是推动香港大学生就业不愁的关键。

  根据香港大学近期公布的2012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连续7年录得全面就业,就业率达99.7%,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由2011年的18350港元上升至19598港元,同比上升6.8%。

                                                             (原标题:香港大学生就业主要靠自己(香港就业扫描))